發布時間:2016/6/14 14:22:47
近日,大頭車物流平臺總裁陳輝先生接受東莞日報記者采訪,就現今東莞物流行業所面臨的問題,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和建議。新聞出處:http://epaper.timedg.com/index.php?date=20160613&page=6
詳細報道如下:
莞企打造物流業“京東”
平臺為物流供需兩端“兜底”,推動東莞物流業標準化
在東莞物流行業標準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背景下,以“互聯網+物流+物流供應鏈綜合服務”為模式的新型平臺開始涌現。日前,廣東大頭車供應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標準化專線物流直發車網絡平臺正式上線,該公司總裁陳輝告訴記者,與以往被稱為物流業“淘寶”模式的行業信息對接平臺不同,該平臺能為供需兩端“兜底”,提供物流業務全程的風險控制和服務保障,同時顯著降低貨主企業的物流成本。“物流供需雙方不需直接對接,由平臺方進行匹配,從而保障雙方的利益。”陳輝說,這一模式相當于物流業的“京東”,有望推動東莞物流業標準化加速,從而使更多物流業的稅收留在東莞。
記者 劉耕/文
降低大宗商品物流風險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東莞物流業也很快看到了機會。自去年來,東莞已出現多個車貨匹配平臺或APP。“這些平臺大多只是擔負一個轉介紹的功能,提供一個平臺,讓供需雙方自由對接。”陳輝對記者說,但這樣的模式很難滿足大宗商品物流的貨主企業需求。
據介紹,東莞制造業大宗商品物流往往一車的價值就達到上百萬元,因此貨主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商時非常謹慎,往往不會在網絡平臺上輕率地選擇物流服務商。“因為這些平臺上的物流服務商素質參差不齊,缺乏監管,所以很需要有一個能夠提供風險控制和保障的第三方平臺。”陳輝說,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大頭車標準化專線物流直發車網絡平臺應運而生。
陳輝對記者介紹,該平臺整合全國精品專線物流企業和社會貨運車源等配套資源,形成了面向大宗商品的“專線運輸+互聯網+物流供應鏈綜合服務”的模式,打破了傳統第三方物流收取高額業務差價謀利的經營方式。
具體而言,貨主企業按照自身需求在平臺上直接下單,平臺方根據其貨物的規格、形態、線路為其匹配合適的專線物流服務商,然后直接通知物流企業為其發貨。整個過程中,貨主企業不需要與物流企業進行對接。而為了保障物流業務全程的安全和品質,將由大頭車物流平臺購買物流保險,為供需雙方“兜底”。
實際上,“兜底”的勇氣來自于前期的嚴格篩選。據陳輝介紹,物流企業要進駐大頭車物流平臺,需要經過三道審核,分別是價格、運力和安全管控體制的建設。“能夠通過三道審核的企業都是比較有實力和有信譽保證的,通過審核的企業還需接受大頭車物流平臺實施的從安全配載到發車安檢、時效管理、運途控管等全流程服務質量的KPI考核,并向大頭車物流平臺提交一定數額的‘誠信合作保證金’,且簽署相關服務、安全、時效等方面的承諾文件及相關協議條款。這一舉措,進一步為貨主企業在大頭車平臺發貨提供了實實在在的保障。”陳輝說,目前該平臺已有89家物流企業入駐,可直達285個城市,通過二次轉運可達2652個區縣及以上城市,幾乎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全國物流計價器“56神器”推動標準化
同時,由于行業整體標準化程度較低,大宗商品物流的價格也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很多貨主企業無法準確判斷物流成本,在經營中尤其是在做自身產品定價及制定營銷策略時帶來諸多不便。為此,大頭車標準化專線物流直發車網絡平臺創立了標準化計價工具,讓大宗物流貨主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預算出物流成本,為企業的產品定價和制定營銷策略時提供物流成本預算確實性依據。“基于對全國2652個城市大宗商品物流基礎大數據深度研究,總結發明了可實施的大宗商品物流標準化計價模式,該計價模式填補了國內大宗商品物流無標準化計價的空白。”陳輝對記者說,這一工具也有望成為廣大大宗商品貨主企業核算物流成本的必備工具。
平臺的另一作用在于降低物流成本。據介紹,由于減少了物流供需對接的中間環節,提供透明的行業最低價格,可使貨主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35%以上。此外,該平臺還開通了貨物包裝、倉儲、鐵運、國際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等業務。
陳輝對記者表示,東莞作為全球聞名的制造業之都,大宗商品物流市場很大。“計劃在明年做到3億-5億元的交易額,在2018年力爭突破10億元。”陳輝說,同時該平臺的APP也計劃于7月上線,屆時,可通過手機便捷詢價、下單、支付、運途定位及送交貨情況等全過程信息。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