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7/23 17:32:03
今天我們聊冷鏈物流前先反問關于物聯網的問題:一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聯網應用,才算成熟的應用么?其實,有很多物聯網技術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潛入我們日常的生活、生產和城市運營中。本文東莞物流公司要說的這個冷鏈物流領域,就是您在不知不覺中享受到物聯網技術的一個典型應用。
如果這個冷供應鏈尚未健全,那么在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中,必定遇到了諸多實際難題,暴露技術短板和能力斷鏈。其實,斷鏈只是一個現象,其背后是該鏈的技術含量低、成本高、推廣力度差、從業者意識不足、商業模式不成熟等。
1、環節斷鏈
上文提到冷鏈不止是運輸那么狹隘,產品在收集過程中的預冷、加工技術等先進物流技術創新、運輸最后一公里的低溫保溫、銷售中的低溫保溫.......以上環節的銜接,都是常見的斷鏈重災區。任何一環節的缺失都將給貨品的質量帶來巨大隱患。
我國冷鏈物流起步較晚,技術和模式確實與國外存在很大差距。這背后反映的:模式上,是市場分工不夠明確,各環節難以有效銜接。技術上,缺乏設備基礎和創新技術,如預冷技術、加工技術,技術門檻和成本雙高,妨礙了普及和推廣,無法推動實踐和創新。
2、技術斷鏈打擊面很廣,如各環節的監管中,效率和精準度普遍雙低
舉個栗子,在冷鏈運輸環節,很多企業采用人工用溫度計來測溫,手動記錄數值,冷鏈效率和質量水平較低。在一些物聯網解決方案中,智能設備的精準度、網絡的靈敏度、數據的完備程度仍然差強人意,無法實現全程全面的靈敏監測、靈動控制。
3、標準斷鏈也是一大蹇足
這與我國信息化基礎薄弱、標準化缺失有關。物流信息腳步亦層次不齊,不同物流信息系統的接口成為制約信息化發展的瓶頸,導致企業間、平臺間、組織間很難實現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各自為政、圈地服務”情況較為普遍。在政策的指引下,由行業逐漸摸索并建立其一整套物流行業實事標準,補齊制度和標準缺陷,實為智慧物流、智慧冷鏈的迫切功課。
4、冷鏈物流產業鏈不穩固也是一個綜合難題
冷鏈物流不是一個孤島,也不是一條鏈,而是一張關系政府、民生、企業、消費者的大網。換言之,其參與者的成分之雜決定了該產業升級的全方位難度。冷鏈物流的升級也應照顧到上述四大參與角色的各自訴求和綜合體驗,即,信息升級,為各大角色提供便利接口:
5、三個“對于”
對于政府監管部門,承擔著監督、管理職責, 需了解冷鏈流通中全部信息、以及與冷鏈物流企業便利溝通的平臺;
對于冷鏈相關企業, 要掌冷鏈動態信息, 并能便捷地將信息共享給上下游企業;
對于最終消費者, 需通過溯源渠道來了解冷鏈火拼的安全和新鮮度,便捷查詢。
綜上所述,東莞物流公司認為冷鏈物流雖然具備開掛般的的爆發態勢,但仍需腳踏實地解決當前存在的信息化綜合難題。因此,張開雙臂擁抱物聯網成為最主流的選擇。
客服熱線
官方微信
小程序